花朵從來不是庸俗的消遣品,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,花藝行業(yè)聚集起了空前的能量。花藝作品已走進了尋常家庭,鑄就了我們生活的儀式感。我們尋訪了十一位來自亞洲、美國、歐洲、大洋洲的頂級花藝師,并寫下了他們的故事。
“我愛花。當看到飽滿的花朵時,我總能感受到它們向上延展的生命力,打心底里冒出一種欣喜,一種顫抖著暈乎乎的感覺。人生是個倒計時的沙漏,植物也是。”
花朵從來不是庸俗的消遣品,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,花藝行業(yè)聚集起了空前的能量。花藝作品已走進了尋常家庭,鑄就了我們生活的儀式感。
因此中赫時尚尋訪了十一位來自亞洲、美國、歐洲、大洋洲的頂級花藝師,并寫下了他們的故事。
本書靈魂人物,劉東炎是中赫時尚國際花藝聯(lián)盟的召集人,他希望中國花藝界可以和國際花藝圈更好的交流和容納。過去十年間,他走訪世界各地,拜訪早已成名的花藝泰斗、剛剛斬獲花藝大賽的冠軍、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花藝新秀,與他們一起創(chuàng)作、教學、體驗他們的生活日常,分享他們靈光乍現(xiàn)的設計靈感。
我們聯(lián)手阿里巴巴全球人才儲備項目負責人石玉,也是本書的作者,一起花藝師們與花的故事帶給大家。
這十一位花藝創(chuàng)作者,將生命的大部分時光傾注在了植物上。這其中有躍躍欲試、滿懷野心的年輕人;也有冷靜省察、技術嫻熟的花藝老手。他們有人走上了商業(yè)花卉的道路,滿足商業(yè)客戶的需求;有人走上了藝術道路,維持著對美的興奮和激動,全身心都散發(fā)著精力和戲劇性。不論是哪條道路,他們都以植物為依托,在這個行業(yè)里釋放著能量。
川名哲紀先生來自日本,他是草月流第三代家元勅使河原宏的親傳弟子。川名哲紀用幾十年的時間鉆研花藝,不斷悟道、感受生命輪回,將東方意識展現(xiàn)到了極致,成為東方花藝的代表人物。
丹羽英之也來自日本。他出生于一個花藝世家,早年在家里的花店工作,后來逐漸成為一位融合東西方藝術的花藝大師。他在工作中仔細又執(zhí)拗,通過作品追求著極致的寓意。
Akiva Zama是一位日美混血花藝師。他早年學習汽車維修,陰差陽錯入了花藝這一行,沒想到卻成為一名東京花藝圈網(wǎng)紅。他在東京開設了一家店鋪,集民宿、咖啡輕食于一體,還承接婚禮等活動。對于現(xiàn)在國內(nèi)正尋求轉(zhuǎn)變、尋找價值的年輕人來說,Akiva的東京故事為他們昭示了一種可能。
接下來將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國。Madison Hartley是一位美國的年輕女花藝師,雖然年紀極輕,但古典油畫專業(yè)出身的她卻有一套獨立的自我評估和修正系統(tǒng),在用植物素材創(chuàng)作的時候,她有著完整、強烈的價值觀。在花藝界,她自帶光環(huán)。
如果Madison的故事告訴我們,“人生從一開始就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”,那么接下來登場的 Rebel Rebel 將啟示我們,“任何時候做出選擇都不晚”。
Rebel Rebel 是兩位女士Athena & Mairead在英國創(chuàng)立的獨立花店,她們二人是從媒體跳轉(zhuǎn)至花藝業(yè)的,她們在花藝中找到了真正的人生樂趣,會玩、敢玩,花藝會是她們一生中最后的一項事業(yè),她們渴望被燃燒。
說到歐洲的花藝大師,想必大家對Tomas De Bruyne并不陌生。Tomas早年是一位電腦工程師,他按照編程的思路去做花藝,創(chuàng)立了歐洲EMC(European Master Certification Program),即歐洲花藝大師認證體系,是現(xiàn)代花藝游戲規(guī)則的制定者。從業(yè)幾十年來,他得到了許多花藝匠人的追隨。
與Tomas設計風格相近的是澳大利亞人Mark Pampling。Mark是一位純粹的花藝匠人,他把花朵與其他材料組合,創(chuàng)作了諸多成功的造型作品,獲得了諸多世界大獎。
英國人Robbie Honey也大名鼎鼎。他是一位商業(yè)花藝師。憑借專業(yè)的態(tài)度、極強的社交能力,Robbie成為商業(yè)花藝領域炙手可熱的明星。他的明星效應和公關能力值得人們?nèi)プ聊ズ蛯W習。
Fran?oise Weeks被學生成為弗奶奶的她,是一位風格優(yōu)雅的植物時裝界藝術大師。44歲轉(zhuǎn)行,52歲的時候花藝事業(yè)繁忙到一年接近800場婚禮,65歲時學生遍布世界。老太太身材小小,滿頭銀發(fā),笑起來滿臉都是皺紋,卻充滿了感染力。
曹江和于鴻琿是國內(nèi)花藝教育界的知名教師。他們專業(yè)扎實,熱情分享所得所學,是國內(nèi)花藝師的代表人物。
中赫時尚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這十一位花藝師的經(jīng)歷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經(jīng)歷,都來過中國并且在中國培養(yǎng)了不少學生。本書的顧問劉東炎說:“我默默地看著他們專注地做花藝,聽學生們給我講對老師的尊重。寫下他們的故事時,我內(nèi)心注滿了一種遼闊感,無邊無涯,極為豐富,覺得萬物可察。”
其實寫作和創(chuàng)作花藝作品一樣,終究是個人意念的依托。歲月衣衫薄,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后,都是感情上的赤膊相見。希望文字本身,也能讓你感受到控制的美感。
生活充滿了冒險,充滿了不可戰(zhàn)勝的神秘,你永遠不知道它要向哪個方向出手。愿你能從這本書中獲得能量,在花藝這條道路上,獲得健全生命的自由和誠意。
愿未來與你的期許相當。